职业本科将扩招14倍,高考不是唯一出路!

两会期间,职业本科教育是什么?怎么办?办成什么样?成为职教战线和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到 2025 年,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 10%,这一目标任务被明确写入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根据教育部最新公布的全国教育事业统计结果,2021 年全国高职生 556.72 万人,其中职业本科招生 4.14 万人,占比仅为 0.74%。在 4 年内将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扩张至今天的 13.51 倍,实属有些任重道远,不过也更加显示出国家发展职业本科教育的信心和决心。

截至目前,教育部已分批建设了 32 所职业本科学校和 3 所开设职业教育本科专业的普通高校,为探索我国职业本科教育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参考和范本,也将打破职业教育止步于专科层次的「天花板」。目前职业本科教育开展的情况如何?又会对职业教育行业产生哪些影响?

教育改革,职业本科教育从无到有

职业本科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新生事物,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首次提及“探索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以来,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试点到全面实践的过程。

过去,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结构不完整,高等职业教育止步于大专层次教育,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缺失。受“重学轻术”“重本轻职”等传统观念影响,国家教育经费投入和优质教育资源分配更倾向于普通本科教育,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内涵发展受限;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更注重全日制普通本科及更高层次学历的毕业生,专科毕业生在岗位、薪酬、晋升等方面缺乏竞争力。多种因素叠加导致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不高,办学吸引力和活力不足。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教育部正式批准首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学校。南昌职业学院等 15 所学校由“职业学院”更名为“职业大学”,升级为本科院校。

教育部正式批准第二批本科职业教育试点高校更名结果,辽宁理工职业学院等 6 所学校升级为本科院校,其中 5 所为民办学校,1 所为公办学校。

职教高考.jpg

此后,教育部陆续批准景德镇陶瓷大学科技艺术学院由景德镇陶瓷大学举办的独立学院转设为本科层次民办职业高等学校,湖南软件职业学院升格为民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学校并更名为湖南软件职业技术大学,山西大学商务学院等 11 所独立学院与高职学校合并转设为公办本科层次职业高等学校。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我国目前共有本科层次职业学校 32 所,另有 3 所普通本科学校申请设置职业本科教育专业,职业本科在校生 12.93 万人。

地域分布来看,这 32 所职业本科学校主要位于我国华东和华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的区位优势表现较为突出。

学校类别看,这 32 所职业本科学校涵盖了理工、综合、艺术、医药、农林、财经、语言等各个类别,其中理工类学校超过半数。从办学性质看,这 32 所职业本科学校中有 22 所为民办学校,11 所为公办学校。

办学性质看,这 32 所职业本科学校中有 22 所为民办学校,11 所为公办学校。

发展路径来看,目前主要有 3 种模式:一是由高职(专科)学校经教育部批准直接升格为职业本科学校,这也是目前最多学校实践的方式,共有 22 所,其中 21 所为民办学校,仅有 1 所为公办学校。二是由普通本科大学举办的独立学院与公办高职(专科)学校合并后转设为职业本科学校,共有 9 所。三是由独立学院直接转设为职业本科学校,仅有 1 所。民办高职学校升格和独立学院与公办高职学校合并转设是目前职业本科学校的主要发展路径。

政策护航,保障机制逐步完善

以前,我国仅有两部政策提及本科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明确了应用型本科教育属于职业教育体系中的本科层次,专科层次职业院校学生可以通过专升本考试获得本科学历教育,主要通过试办和联办的形式探索培养本科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把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确立为一种新的职业教育类型和层次,为职业本科教育的发展打开了通道。主要通过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来实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并不断扩大本科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模。

以国务院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为标志,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进入提质培优阶段。政府不再强调应用型高校为举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的主体,而是通过专科高职院校升格为职业本科院校来培养本科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并赋予了其合法地位。

职业教育.jpg

可以看出,在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的总基调下,政策供给力度持续加大。尤其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以来,国家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在学校建设、专业设置、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教育评价等方面给予指导和支持。

在职业本科教育发展完善的过程中,专业是关键。《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要求优先发展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农业、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产业需要的一批新兴专业,加快建设学前、护理、康养、家政等一批人才紧缺的专业,改造升级钢铁冶金、化工医药、建筑工程、轻纺制造